Windows下MySQL日志基本的查看以及导入导出用法教程_MySQL
MYSQL有不同类型的日志文件(各自存储了不同类型的日志),从它们当中可以查询到MYSQL里都做了些什么,对于MYSQL的管理工作,这些日志文件是不可缺少的。 1.错误日志(The error log):记录了数据库启动、运行以及停止过程中错误信息; 2.ISAM操作日志(The isam log):记录了所有对ISAM表的修改,该日志仅仅用于调试ISAM模式; 3.SQL执行日志(The query log):记录了客户端的连接以及所执行的SQL语句; 4.更新日志(The update log):记录了改变数据的语句,已经不建议使用,由二进制日志替代; 5.二进制日志(The binary log):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语句; 6.超时日志(The slow log):记录所有执行时间超过最大SQL执行时间(long_query_time)或未使用索引的语句; 如果你是在用mysql的复制、备份功能,那么从服务器还提供了一种叫做relay log的日志文件。 默认情况下所有日志文件会记录在MYSQL的数据目录下,你可以通过强制mysql去关闭并重新打开一个文件进行日志记录,当然系统会自动加后缀(如.00001, .00002),方式有在mysql环境下执行语句 mysql>flush logs; 或者通过mysqladmin管理程序执行 #mysqladmin flush-logs 或 #mysqladmin refresh 这些日志的启动方式可以在mysqld_safe方式启动数据库的时候,后面跟选项参数,也可以在配置文件里配置,推荐采用第二种方式,配置方法很简单,我只配置了三种日志: [mysqld]log=/var/log/mysqld_common.loglog-error=/var/log/mysqld_err.loglog-bin=/var/log/mysqld_bin.bin 查看 1). 首先确定是否开启了二进制文件记录功能 mysql>show variables like 'log_bin'; 2). 如果你想知道现在记录二进制数据的文件具体信息,你可以通过下列语句看到现在正在记录哪个文件,以及记录的当前位置: mysql>show master status; 3). 查看二进制数据需要借助程序mysqlbinlog,看看它支持哪些选项,根据自己需要来使用。 mysql>mysqlbinlog /var/log/mysql/mysql-bin.000040; 查询某个时间范围的可以执行下列语句,如果记录很多可以将结果定向到一个文件里自己慢慢看:-) : mysql>mysqlbinlog --start-datetime='2008-01-01 00:00:00' --stop-datetime='2008-08-08 00:00:00' /var/log/mysql/mysql-bin.000040 > ./tmp.log 导出 mysqldump -u用户名 -p密码 dbName>f:/路径+导出SQL的名称 注:生成.sql文件,可是是多个数据库,多个数据库用逗号分隔。 mysqldump -u用户名 -p密码 数据库名 表名 >f:/路径+导出SQL的名称 注:多个表可以用逗号分隔。 mysqldump -u用户名 -p密码 -d 数据库名>f:/路径+导出SQL的名称 注:整个数据库表结构,生成.sql文件。 mysqldump -u用户名 -p密码 -d 数据库名 表名 >f:/路径+导出SQL的名称 注:单个表结构,生成.sql文件,可是多张表。多表以空格区分 导入 mysql -h localhost -u用户名 -p密码 3) mysql -h -localhost -u用户名 -p密码 进入mysql create database test use test source f:/test.sql |